查看: 662|回复: 0

[百姓心声] 根据《常回家看看》曲谱重新填词演唱的歌曲 《常下乡看看》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2-7-25 23:58:2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巫溪在线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我要注册

x
根据《常回家看看》曲谱重新填词演唱的歌曲 《常下乡看看》,感触很深。歌中唱道:“减少会议精简文件,腾出时间常下乡看看。不怕山高不怕路远,带上真情常下乡看看。百姓积攒了多少期盼,群众盼干部常来民间,新农村建设多指点指点,中央的政策多宣传宣传。常下乡看看,哪怕跟百姓拉拉家常聊聊天,百姓不求干部下乡做多大贡献,只希望当干部把百姓常挂心间……”歌词很朴实,无雕琢,但却有扣人心弦的震撼力量。当年一曲《常回家看看》之所以迅速走红大江南北,正是因为歌中唱出了天下父母儿女血脉相连的浓浓深情。《常下乡看看》悄然在群众中传唱,也是因为歌曲表达了干群之间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。
对各级干部来说,百姓是父母,基层就是家。是父母,就要常惦念,常善待,常关心,不能轻淡,不能怠慢;是家,就要多关注,多眷顾,多亲近,不能遗忘,不能疏远。舐犊爱子是父母的天性。他们也许工作很辛苦,日子很清苦,但只要子女时常回到他们身边,再苦的日子也变得甜蜜。同样的道理,老百姓的日子有乐也有难,有暖也有寒,只要各级干部走近他们、亲近他们,他们就会由衷的高兴。如果天天坐在机关大楼里,不常走基层,不亲近百姓,不仅失去家的依靠,淡化血脉亲情,而且也会断了“地气”,枯了“根系”,久而久之,最终会失去执政资格。
歌声传达心声。呼唤干部常下乡看看,其情殷殷,其意切切。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”。群众“积攒了不少期盼”“念叨了多少心愿”,想对自己的“儿女”谈一谈、说一说。同时,也有许多地方,群众日子过得还不很顺心,孩子上学、就医看病、求职就业、用水用电甚至柴米油盐等,还有一些困难,需要“子女”伸把手,帮一帮。而这些,正是民情民意的“晴雨表”。通过这张“晴雨表”,可以知道群众在想什么、盼什么、希望我们做什么;可以检验以往定出的政策、采取的举措是否切合实际、是否对群众的心思;可以更清楚工作该抓什么、怎么抓,这是十分难得的资源。


“常下乡看看”,听起来简单,做起来不易。关键要看怎么下、怎么看,看什么、做什么。车水马龙、前呼后拥,不算下去,下去也无用;走马观花、蜻蜓点水,不算下去,也看不到什么;端着架子、指手画脚,不算下去,群众也不买账;天桥把式、只说不练,也不算下去,群众也不欢迎。真正回应群众希望的“常下乡看看”,就要“减少会议、精简文件”“减少车辆、减少随员”,绕开指定线路,避开高档酒店,到田间地头去,到农民家里去;就要“放下架子”,扑下身子,与农民群众面对面,手拉手,说实在话,聊家常事,看看他们碗里吃的、身上穿的、床上盖的,了解真实情况;就要动真情、用真心,同他们交朋友、结对子,帮助他们解决眼前心头的困难;就要一叶知秋、举一反三,把握群众情绪和群众工作规律;就要坚持不懈、持之以恒,成为自觉和常态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我要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