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14240|回复: 17

请分享巫溪宁厂青年才女吴文芳的‘盐泉魂’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3-9-15 15:09:5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巫溪在线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我要注册

x
本帖最后由 帅锅 于 2013-9-15 21:03 编辑

原文:来自宁厂才女吴文芳

         盐泉,是泪的身;泪,是盐泉的魂。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------题记

         家乡有一眼盐泉,历尽千百年, 泉里的水愈发的咸,想是泉里掺了众生三世凝成的泪。

        是谁的泪遗落在这一汪碧水里,激起一阵狂澜?

        原来是抗战青年别家的泪,他们的泪中饱含报国的精魂。

        因天赐盐泉,宁厂因盐而兴,盛极千年。家乡宁厂的盐泉是生命的命脉,是宁厂繁荣生息的根本。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它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承担着抗日前线的盐供。1942年,宁厂临来大劫----遭到日寇轰炸机的轰炸。当时日军投下30多颗炸弹,企图中断宁厂对抗日前线的盐供。霎时间,宁厂上空硝烟弥漫,天空骤然下起大雨,盐泉水瀑加宽,‘‘轰隆隆、轰隆隆’’是盐泉在不停的翻腾,是它在怒吼、在悲泣,以示在灾难面前越挫越勇的坚强,它激励着被它哺育的人们。而人们也确实没让它失望,热血青年们决定参军,他们没有被灾难压倒,如浴火凤凰一般在灾难中重生。

        青年们走的那天,父老乡亲们都来码头送别。盐水从脚下淌过,青年们的母亲拿了土碗佝偻着背颤巍着舀一碗盐水递给孩子,像是庄重的仪式。人们表情肃穆,没有人说一句话,青年们仰头将盐水一饮而尽,盐水的苦涩穿过喉头,青年们毅然调头离去,青年们转身时落下了泪,但青年们不后悔,他们愿意将他们的热血与热泪献给祖国,献给这片他们热爱的土地。

        又是谁的泪和着山歌袭来,愿与盐泉贴心流浪?

        那是“盐背子”慈世的泪,泪中饱含爱家的精魂。

        “盐背子”是一辈子背盐的盐工,他们终年背着上百斤重的盐活跃在沓无人烟的古盐道上。古盐道路途艰险,“盐背子”的头顶是峭壁,脚下是急流,一不小心脚下会跌下险滩,运气差些头顶会被山石击砸中。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们依然持之以恒的坚守自己的岗位,把家乡的盐从崇山峻岭中背向川陕各地。他们从不埋怨生活的苦处和工作的艰辛。对于释苦他们有自己的一套,苦闷的时候,他们会说些奇闻轶事消遣情绪,或是唱唱他们自己的山歌解闷排忧,于是在洪荒山野中总有他们爽朗的笑声或是高亢的歌声。

        可是到后来,乐观坚韧的“盐背子”也有化不开的愁解不开的苦。也许是盛极而衰,改革开放以后宁厂盐业渐渐败落。“盐背子"们因为少有人买盐也就清闲了下来。而这样的清闲,对“盐背子”来说是极大的痛苦,宁厂渐渐的冷清,是“盐背子”们最大的噩梦,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噩梦的觉醒。而他们安慰自己的方式,则是闲暇时唱唱他们最爱的“盐道古歌”,我见过一个老盐工,他们每每唱起“金盐巴,木扁担,压得扁担两头弯,野山行,老林穿,阎王鼻子鬼门关”时就会看着窗外的崇山峻岭发呆。

        那个老盐工离世的那天嘴里还有含糊不清的念着这几句词,瞳孔极力张大,明白老盐工心境的人都别过头不愿去看这一幕。我当时年幼是不懂得这些,眼看着老盐工眼里的悲恸与不舍化为闭眼前最后一滴泪,泪在老盐工树皮般粗糙的面颊上划下一道曲折的线。风吹过来,风干了眼泪,风去了那里?我不知道风去了哪里,但我仿佛听见盐泉低喘的水声,我想风是与眼泪携着山歌一同飘去了老盐工挚爱的盐泉。“盐背子”一生对盐泉应该是挚爱吧,他们的一生都从未后悔过自己所做的一切,他们执着的爱着盐泉、爱着家乡,他们背上背负的不仅是盐泉熬制的精髓,还有家乡古往今来的浮华沧桑。

        是谁的泪抚平了盐泉哀伤淙淙,志愿唤起盐泉芳华万千?

        不是别人,是盐泉的后人,泪含着为复兴家乡而追梦的精魂。

        我想我也是盐泉的后人呢,我于盐泉由衷与生俱来的亲切,1996年,我出生的那一年,宁厂制盐作坊最后一个烟囱倒下了,它沉闷的声响宣告宁厂古老制盐业的终结,我想我在那一年的出生也许是冥冥中被上天赋予了复兴盐泉的使命。

        我是盐泉的后人,从幼时开始伴在盐泉身旁。从小常听外公讲起它曾经的光华―讲它“白鹿饮水”的由源、讲它“万灶烟火”的鼎盛、讲它“一泉流白玉,万里走黄金”的富饶……盐泉给予家乡的繁华使我心向往,然而我幼时整日所见却是眼下盐作坊摇摇残骸、吊脚楼危危欲衰;举目山林尘扬树斜、街舍人去楼空。哪里找得出老人口中讲出的半分相似之处,我不禁有些伤感,失魂落魄的走到盐泉边,我隐隐听见盐泉幽幽发出一些琐碎的水声像是哭泣,我的心底仿佛有个声音在呐喊:盐泉,你不能这样死去!于是,从幼时开始我小小的心里就种下的复兴它的幼苗,我与盐泉都在等待、等待新的初阳来助长幼苗长成参天大树。

        使我欣喜的是,受古老盐文化的益,家乡近年来已经开始发展旅游业,我仿佛看到了希望,仿佛看到未来的宁厂―初阳扫近吊脚楼的窗,绿野在窗台想竞争辉,近处街市商贩卖声鼎沸,村设无不泻余古色古香,远处盐厂遗址游人竞相留影,盐泉边人人捧泉知味,知味思情。想象着这样一番景象,我不禁喜极而泣,这泪不单是为自己夙愿在成,也在安慰家乡曾经浴血拼搏的抗日青年和为家乡守候一生的“盐背子”。

        我是盐泉的后人,理所当然担负着复兴盐泉的使命,于是,我决心加入旅游复兴家乡的行业中去,因而我选择了旅途行业。宁厂古有“追鹿人”,而今天我愿做“追梦人”,继而成为宁厂的一名“指路人”,向中外游客讲述盐泉的传奇。

        家乡那一眼盐泉,历经千百年,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,正以新的面貌奔腾在世人眼前。



宁厂才女.png
发表于 2013-9-15 15:22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e179:}才女啊,小小年级竟有如此笔功,不错!
发表于 2013-9-15 17:59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巫溪人 棒棒的!
发表于 2013-9-15 22:11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e179:}  真了不起
发表于 2013-9-15 23:31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错啊   才女
发表于 2013-9-16 09:13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才女呀  才女呀  小朋友有前途
发表于 2013-9-17 21:52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文笔不错,希望再见才女更多的文章……
发表于 2013-9-17 23:01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笔如刀 发表于 2013-9-17 21:52
文笔不错,希望再见才女更多的文章……

就是 就是 巫溪的人才太多了  
发表于 2013-9-18 18:29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张小雨 于 2013-9-18 18:31 编辑

再顶一个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发表于 2013-9-18 18:36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暮野》:纤纤抚指弹青纱,赤砚瑟瑟抱琵琶,轻云浅看浮云过,尤顾当年长亭霞。
这个是吴文芳16岁时的作品哈{:soso_e113:}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我要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